建筑改造擴建中的切割拆除是一項關鍵且具有一定復雜性的工作,以下是相關介紹:
前期準備
詳細勘察與規劃:對建筑進行全面的勘察,包括結構類型、建筑材料、建成年代、現有病害等情況。同時,明確改造擴建的具體需求和目標,制定出詳細的切割拆除方案,方案需包含拆除范圍、切割方法、施工順序、安全防護措施等內容。
手續辦理與協調:根據當地的法律法規,辦理相關的施工許可手續。與周邊居民、單位進行溝通協調,告知施工計劃和可能產生的影響,爭取理解和支持。此外,還需與水、電、氣等相關部門聯系,確定管線的分布情況,并做好相應的保護或遷移工作。
切割拆除方法
機械切割:
液壓破碎錘:利用液壓動力驅動錘頭進行高頻沖擊,將混凝土結構破碎。適用于拆除較大面積的混凝土墻體、地面等,但噪音和振動較大,在對噪音和振動控制要求較高的區域需謹慎使用。
混凝土切割機:通過切割片的高速旋轉對混凝土進行切割,可分為手持便攜式和大型車載式。前者靈活便捷,適用于小型切割作業;后者切割效率高,切割面較為平整,常用于切割大型的混凝土構件,如梁、柱等。
靜力切割:
金剛石繩鋸切割:如前文所述,該方法具有切割精度高、噪音小、振動低等優點,能夠在不影響周邊結構和環境的情況下,對各種形狀和尺寸的混凝土構件進行切割,尤其適用于對保留結構要求較高的建筑改造擴建工程。
金剛石碟式切割:同樣具有切割面平整、精度高的特點,可根據需要調整切割深度和角度,常用于切割樓板、剪力墻等水平或垂直構件。
施工流程
防護與隔離:在施工區域周圍設置圍擋和警示標志,防止無關人員進入。對周邊的建筑、設施、道路等進行防護,如在臨近建筑的窗戶上粘貼防護膜,在道路上鋪設鋼板等,避免施工過程中產生的飛濺物、灰塵等對其造成損壞。
拆除附屬設施:先拆除建筑內的門窗、裝飾裝修材料、管道、電氣設備等附屬設施,將可回收利用的材料進行分類整理存放,對于廢棄的材料及時進行清運。
切割拆除主體結構:按照設計方案,采用合適的切割方法對需要拆除的主體結構進行切割。在切割過程中,要注意控制切割速度和力度,避免對周邊結構產生過大的影響。對于較大的構件,可先將其切割成若干小塊,再進行吊運拆除。
清理與運輸:及時清理切割拆除過程中產生的建筑垃圾,將其運至指定的垃圾處理場進行處理。在運輸過程中,要注意采取覆蓋、密封等措施,防止垃圾散落造成環境污染。
安全與質量控制
安全管理: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,對施工人員進行安全教育培訓,確保其熟悉施工流程和安全操作規程。在施工現場配備足夠的安全防護設備,如安全帽、安全帶、安全網等,并定期進行檢查和維護。同時,加強對施工現場的安全巡查,及時發現和排除安全隱患。
質量控制:嚴格按照設計方案和施工規范進行切割拆除作業,確保拆除的部位、尺寸符合要求。在切割過程中,要確保切割面的平整度和垂直度,避免出現偏差過大的情況。對于拆除后暴露的結構鋼筋等,要進行檢查和保護,如有損傷或銹蝕,應及時進行處理。
建筑改造擴建中的切割拆除工作需要嚴格遵循相關規范和流程,確保施工安全和質量,為后續的改造擴建工程打下堅實的基礎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