隧道二襯切割施工過程中的注意事項,首先需要明確隧道二襯是什么。二襯就是二次襯砌,通常是在隧道初期支護之后進行的混凝土結構,起到加固和防水的作用。切割二襯可能是因為需要維修、改造或者處理缺陷,比如滲漏水、結構損壞等情況。這時候切割施工需要特別注意安全和結構穩定,不能影響隧道的整體安全。得考慮施工前的準備工作。比如勘察現場,了解二襯的結構形式、混凝土強度,還有周邊的支護情況,有沒有管線之類的。然后施工方案肯定要審批,可能需要專家論證,特別是涉及結構安全的部分。還有安全技術交底,確保施工人員清楚流程和風險。
隧道二襯切割施工是涉及結構安全和施工安全的關鍵工序,通常用于二襯結構修復、管線穿越改造或缺陷處理等場景。施工過程中需嚴格遵循規范,重點關注以下注意事項,以確保安全與質量:一、施工前準備與方案設計
勘察與評估
明確切割目的(如滲漏水處理、結構缺陷修復、管線開孔等),核查二襯結構設計圖紙(混凝土強度等級、鋼筋布置、厚度)、初期支護狀態及周邊地質條件。
采用無損檢測(如地質雷達、超聲波)確認切割區域內鋼筋分布、混凝土密實度及背后空洞情況,避免損傷關鍵受力鋼筋或引發坍塌。
評估切割對隧道整體結構的影響,必要時通過有限元分析計算切割后的應力變化,確定合理的切割范圍與順序。
方案審批與交底
編制專項施工方案,包含切割工藝(如機械切割、靜態爆破)、臨時支護措施、監測方案等,經設計、監理及專家評審通過后實施。
對施工人員進行安全技術交底,明確切割順序、設備操作規范及應急處置流程。
二、切割工藝選擇與設備操作
切割方法優選
機械切割(液壓墻鋸、繩鋸、圓盤鋸):適用于精度要求高、振動控制嚴格的場景,可精準控制切割線,減少對周邊結構的擾動。優先選用繩鋸切割大尺寸構件,避免一次性切割面積過大。
靜態爆破:通過膨脹劑使混凝土破裂,振動小但需控制膨脹力,防止對二襯及初期支護產生附加應力。禁止使用傳統炸藥爆破,避免引發結構裂縫或坍塌。
禁止行為:嚴禁采用風鎬等高頻振動工具野蠻施工,以防誘發既有裂縫擴展或初期支護失穩。
設備操作規范
設備安裝時確保基座穩固,繩鋸切割時調整好張力,避免因設備晃動導致切割面偏差或鋼筋拉扯。
切割速度應均勻,根據混凝土強度調整參數(如繩鋸線速度、液壓壓力),遇鋼筋時放慢速度,防止設備過載或鋼筋崩斷傷人。
三、結構安全與臨時支護
臨時支撐與加固
切割前在目標區域周邊設置型鋼支架、錨桿或注漿加固,尤其對拱頂部位,需通過管棚或橫梁分擔切割段的荷載,防止混凝土塊掉落。
分段切割時遵循 “先支撐后切割、對稱施工” 原則,每次切割塊體尺寸不宜超過 1.5m×1.5m,且相鄰切割段間隔不小于 1m,避免大面積結構失穩。
實時監測與預警
布置位移監測點(如全站儀、測縫計),實時監測切割區域及周邊 10m 范圍內的結構沉降、收斂變形,變形速率超過 0.5mm / 天或累計值超過 10mm 時立即停止施工并加固。
監測初期支護與二襯間的接觸壓力,發現應力突變時及時調整支護措施。
四、施工安全與現場管理
高空作業與防墜落
搭設穩固的作業平臺(如滿堂架或吊籃),平臺承載力需經計算,周邊設置防護欄桿及安全網,作業人員必須佩戴安全帶并固定于可靠錨點。
切割塊體下方設置緩沖墊層(如沙袋、鋼板),防止墜落沖擊損壞底部設施或傷人。
防塵、通風與排水
切割作業需配備霧炮機、吸塵器等降塵設備,隧道內通風量不低于 3m3/(人?min),粉塵濃度控制在 2mg/m3 以下,避免職業病危害。
若二襯存在滲漏水,先在切割區域周邊設置止水帶或引水管,防止水流進入切割縫導致混凝土軟化或設備漏電。
電氣與設備安全
切割設備需接地保護,電纜避免碾壓或磨損,潮濕環境使用漏電保護器。液壓系統定期檢查油管老化情況,防止漏油引發設備故障。
五、應急與環保措施
應急預案
儲備應急支撐材料(如型鋼、速凝混凝土),若發生局部坍塌,立即用沙袋或鋼支撐回填加固,并啟動注漿補強。
制定人員逃生路線,現場配備急救箱及通訊設備,確保突發情況下的應急響應。
環保與廢棄物處理
切割廢料分類堆放,混凝土塊破碎后可回收利用,鋼筋統一收集處理;噪聲控制需符合《建筑施工場界環境噪聲排放標準》,夜間施工噪聲≤55dB。
接下來是切割方法的選擇。常見的切割方法有機械切割,比如液壓墻鋸、繩鋸,還有可能用靜態爆破,但靜態爆破可能振動小一些,不過也要看具體情況。機械切割的話,要注意設備的選型,不能對周邊結構造成過大振動,因為振動可能導致裂縫擴展或者初期支護的不穩定。
然后是安全方面,必須做好支護措施,比如在切割區域周圍設置臨時支撐,防止切割過程中混凝土塊掉落。還要監測周邊結構的位移和沉降,可能需要用全站儀或者其他監測設備,實時監控,一旦有異常馬上停止施工。另外,施工人員的安全裝備,比如安全帽、安全帶,特別是在高空作業的時候,一定要確保安全。
還有施工順序,應該從下往上還是對稱切割?可能需要分段、分塊切割,避免一次性切割面積過大,導致結構失穩。比如先切割小面積,逐步擴大,每切割一塊就及時清理,防止堆積。
另外,防塵和通風也很重要,切割混凝土會產生大量粉塵,需要配備除塵設備,同時保證隧道內通風良好,避免粉塵濃度過高,影響施工人員健康,也可能有爆炸風險,雖然混凝土粉塵爆炸可能性低,但還是要注意。
還有排水問題,如果隧道內有滲漏水,切割前要先處理好排水,防止水影響切割作業,或者水流進切割縫導致結構問題。可能需要設置臨時排水系統,把水引開。
然后是設備操作規范,操作人員必須經過培訓,熟悉設備性能,比如繩鋸的張力控制,切割速度不能太快,避免設備過載或者切割面不平整,導致應力集中。
還有應急措施,比如準備好應急支撐材料,一旦發現結構變形,馬上進行加固。還有應急預案,比如坍塌、人員受傷的處理流程,確保有備無患。
另外,環保方面,切割產生的廢棄物要及時清理,分類處理,噪音控制,可能需要在夜間施工時符合環保標準,減少對周邊環境的影響。
最后,施工完成后要檢查切割面的質量,有沒有裂縫、松動的混凝土,及時進行修補,可能需要用高強混凝土或者其他修補材料,確保結構安全。還要做好驗收工作,符合設計和規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