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橋梁拆除工程中,切割施工方法需根據橋梁結構類型(如混凝土梁橋、鋼橋、組合結構橋)、周邊環境(如鄰近居民區、運營中的交通線路)及拆除精度要求選擇。以下是常見的橋梁切割拆除施工方法,按技術原理分類詳述:
一、機械切割法(主流技術)
1. 繩鋸切割法
原理:通過金剛石串珠繩(高速循環運動)與混凝土摩擦切割,配合液壓動力站驅動,可切割大尺寸、復雜形狀的構件(如箱梁、橋墩)。
適用場景:
大體積混凝土構件(單跨梁體重量>50 噸)、弧形 / 變截面結構(如異形橋墩、拱肋);
需控制切割精度(誤差≤5mm)及低振動的場景(如鄰近運營地鐵、古建筑)。
優點:
切割深度大(單次可切 1-2 米厚混凝土),可水平、垂直、傾斜多角度作業;
振動小(振動值<0.1g)、噪音低(<85dB),對保留結構無損傷。
缺點:設備成本高(單套繩鋸機約 50-100 萬元),前期定位放線耗時較長。
2. 碟鋸(圓盤鋸)切割法
原理:利用直徑 1-3 米的金剛石鋸片(固定在液壓切割機上)旋轉切割,適用于薄壁構件或規則平面切割。
適用場景:
橋梁翼緣板、護欄、濕接縫等薄板切割(厚度≤60cm);
直線切割需求(如將整跨梁體分割為若干塊)。
優點:切割面平整(粗糙度≤2mm),效率較高(切割速度約 0.5-1m2/h);
缺點:受鋸片直徑限制,切割深度較淺,需頻繁調整設備位置。
3. 鏈鋸切割法
原理:金剛石鏈條(類似伐木鏈鋸)由液壓馬達驅動,適用于狹窄空間或不規則界面切割。
適用場景:
橋墩與承臺連接處、蓋梁局部拆除(作業空間<1.5 米);
臨時支撐結構(如貝雷梁)的快速切割解體。
優點:設備輕便(單臺重量約 50kg),可人工搬運至高空或狹小區域;
缺點:鏈條易磨損(每切割 10 米需更換),切割精度一般(誤差 ±10mm)。
二、爆破切割法(傳統方法,現逐步受限)
原理:在混凝土構件預設爆破孔,裝填炸藥后控制爆破能量,使構件按預定切口斷裂。
適用場景:
無環境敏感點的空曠區域(如郊區公路橋、廢棄鐵路橋);
需快速拆除的低高度橋梁(梁底距地面<10 米,便于防護)。
優點:單次作業可拆除大面積構件(如整跨 30 米 T 梁),成本低(約為機械切割的 1/3);
缺點:
振動強烈(振動值>1g)、噪音大(>120dB),易引發周邊建筑物開裂;
需嚴格審批(需向公安部門申請爆破作業許可證),粉塵污染嚴重(PM10 濃度可達 50mg/m3)。
三、液壓破碎法(輔助切割技術)
1. 液壓破碎錘(炮頭機)
原理:利用液壓錘高頻沖擊(頻率 10-20Hz)破碎混凝土,配合人工鑿除完成切割。
適用場景:
混凝土強度≤C30 的小型橋梁(如跨徑<15 米的板梁橋);
已預切縫構件的二次解體(如將繩鋸切割后的梁塊進一步破碎)。
優點:設備普及度高,可靈活調整破碎力度;
缺點:振動較大(易導致相鄰鋼筋松動),破碎精度差(需預留 10cm 人工修鑿余量)。
2. 液壓分裂機
原理:通過液壓油缸將楔形塊壓入預鉆的分裂孔,利用張力使混凝土沿預設面裂開。
適用場景:
需保護周邊結構的精細拆除(如保留橋墩主筋時切割梁體);
文物橋梁拆除(避免損傷可再利用的石材、舊混凝土)。
優點:無振動、無噪音,分裂方向可控(誤差 ±5mm);
缺點:需預先鉆孔(孔距 30-50cm),效率較低(單分裂面耗時 30 分鐘)。
四、特種切割技術(特殊場景應用)
1. 水刀切割法
原理:高壓水(壓力≥200MPa)混合磨料(如石榴石)噴射切割,適用于鋼 - 混凝土組合結構。
適用場景:
鋼箱梁內部混凝土填充層拆除(避免損傷鋼腹板);
超薄構件切割(如 10-30mm 厚鋼混疊合板)。
優點:無熱影響區,切割面光滑(粗糙度≤0.5mm);
缺點:設備昂貴(單套超 200 萬元),耗水量大(每小時用水 500L)。
2. 靜態破碎法(化學切割)
原理:在混凝土鉆孔中填入靜態破碎劑(主要成分為氧化鈣),遇水膨脹產生壓力(約 30-50MPa)使混凝土開裂。
適用場景:
居民區、學校周邊橋梁拆除(需嚴格控制噪音振動,如夜間施工);
精密儀器附近橋梁(如鄰近監測站、實驗室)。
優點:無噪音、無粉塵,施工安全(無需爆破許可);
缺點:破碎時間長(常溫下需 8-24 小時),受溫度影響大(低于 5℃需加熱保溫)。
五、施工流程與關鍵控制點
1. 通用施工流程
plaintext
施工準備(方案審批、設備調試)→ 定位放線(標記切割線,誤差≤2cm)→
預處理(鑿除保護層、暴露鋼筋,切斷預應力鋼束)→ 切割作業(按分塊方案逐段切割)→
吊運拆除(單塊重量≤起重設備額定荷載80%,如50噸汽車吊單次吊運≤40噸)→
廢棄物處理(混凝土塊破碎篩分,鋼筋回收)
2. 安全環保要點
粉塵控制:切割時同步噴水降塵(水壓≥0.3MPa),配備移動式除塵設備(除塵效率≥95%);
噪音管控:夜間施工噪音≤55dB,距居民區<50 米時采用隔音圍擋(降噪量≥20dB);
結構保護:對保留構件粘貼應變片監測振動,切割面距保留鋼筋≥5cm,避免熱損傷。
六、方法選擇依據
結構類型:
混凝土橋梁優先機械切割(繩鋸 / 碟鋸),鋼橋可采用鏈鋸 + 火焰切割(切割鋼材);
預應力橋梁需先釋放預應力(切割前切斷鋼束并錨固),避免突然斷裂。
環境限制:
鄰近運營地鐵(安全距離<10 米)必須用靜態破碎或繩鋸切割(振動加速度<0.05g);
通航河道橋梁切割時,需設置警戒浮標并報海事部門批準(如珠江主航道作業需提前 72 小時備案)。
經濟性:
小跨度橋梁(<20 米)采用液壓破碎 + 人工鑿除(綜合成本約 800 元 / 立方米);
大跨度橋梁(>50 米)分塊繩鋸切割(成本約 2000 元 / 立方米,但效率提升 3 倍)。
橋梁切割拆除方法的選擇需平衡安全、效率、環保與成本:
高精度需求場景(如保留結構緊鄰切割面)首選繩鋸切割 + 靜態破碎;
開闊無敏感環境可采用爆破法 + 液壓破碎提高效率;
特殊材料或精細拆除(如鋼混組合結構、文物橋梁)推薦水刀切割 + 液壓分裂機。
施工前需通過BIM 建模模擬切割分塊(如將 30 米箱梁劃分為 5 塊 6 米節段,單塊重量≤30 噸),并制定應急預案(如臨時支撐失穩時的千斤頂頂撐方案),確保拆除過程可控。